【德能榜样】司振民:“铁尺子”红笔筑梯
作者: 审核: 复核: 时间:2025-07-31 点击数: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,日前,我校精心打造2025年“育匠才·话初心”专题党课,生动讲述学校来自不同岗位、不同领域教职工及团队的榜样故事。今天让我们聆听专题党课第一篇章“师道薪传 课守匠心”中,第二位榜样教师——司振民的故事。

如果说相付阳老师让我们看到初心如灯的力量,而接下来这位老师——司振民,他用敬畏守护专业,用责任点燃希望,为学生们筑起通往未来的阶梯。【清晨的"备课密码"】


清晨的通艺楼走廊里,灯光总比太阳醒得更早。司振民老师习惯性地倒上一杯热水,翻开那本熟悉的教案,在上面进行密密麻麻的批注。为了上好每一堂课,哪怕已经讲过无数次,他也要把最新的行业案例、学生的反馈疑问都揉进教案里。从《建筑CAD》到《施工质量检查》,每一页课件都凝结着他对课堂的敬畏,都诉说着他教书育人的初心。
【红笔尖上的"成长阶梯"】


他手中的这支红笔,是开启学生思考之门的“钥匙”。3000多份作业本上,12万字的批注,不是简单的对错符号,而是思维与成长的引导。当年轻教师惊叹于他批改认真时,司老师指着作业本说:“批改作业从来不是一件小事,这些批注就是要告诉学生,学习是一个需要反复思考和不断积累的过程,每一次批注和修正都将成为他们成长的阶梯。”
【课堂上的"职业信仰"】


熟悉司老师的人都知道,他平时不善言辞,但只要涉及教学的事,他就像建筑工程师般严谨:不许模糊概念、不许估算数据、不许省略单位。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铁尺子”,但他欣然接受,他说,这把“尺子”不仅要丈量图纸上的误差,更要成为年轻人职业信仰的基准线。
【结语·尺度的力量】
从教案扉页的2010年
到作业本上的2025新国标
从黑板前的红笔沙沙声
到工地上钢梁的精准对接
司振民用三把"尺"
为职教写下生动注解
一把尺,量图纸的精度
一把尺,量教学的温度
一把尺,量职业的高度
在德职,这样的"铁尺子"不止一把,他们用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严谨,锻造大国工匠的筋骨;他们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,浇筑职业教育大厦的基石;而这把丈量初心的"尺",正在一代代师生手中传递,越磨越亮。